如果看看环保署网站,可以发现,其实台北市的饮用水水质还算不错;但是,水管老旧、破损的状况,可能会让人摇摇头,觉得不OK!正因如此,市面上有许多净水器。 一般常见的滤心材料,像是活性碳、钠离子树脂交换、逆渗透或中空丝膜等; 而即便是过滤后的水,专家还是建议不要生饮,最好要煮沸。 滤心,可说是水的心脏,也像是守卫一般,拦阻或转换不适合人体的物质。 这是一款携带型净水器,体积小,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带着它: 全名为「再易杯 携带型净水器 EZ 300」,产地为台湾: 保证卡与使用说明书: 重量只有305克喔,相当轻巧: 神奇吧!一个杯子竟然有这幺多机关; 取水外杯、净水内杯、过滤器、收纳杯盖: 贴心设计,过滤次数计数器; 一个携带型净水器最少可过滤330杯,每过滤一次,就调整一次数字,这样就不会忘记更换啰! 取水外杯上印有「Full」字样,满水位线: 接下来,让我们进入实际使用吧! 首次使用时,用肥皂水洗净每个配件: 滤心可拆开: 拆开的滤心要放入水中浸泡10分钟喔! 此款净水器滤心共有3种材质,「长效奈米银杀菌滤膜」、「抗菌活性碳」、「钠离子交换树脂」; 「长效奈米银杀菌滤膜」可过滤细菌; 「活性碳」利用含碳物质具吸附力的特性,可过滤去除水中杂质、氯气及臭味,但无法软化水质及过滤有机化学物、细菌; 「钠离子交换树脂」功能和活性碳略有不同,它利用离子交换过程,去除水中的钙、镁等矿物质。 完成上述的步骤,我们开始过滤生水吧! 首先,将过滤器与取水外杯连在一起: 过滤器与取水外杯连结后,水才会往下流,因此取水时,不用担心水渗出的问题: 过滤器的另一面,接上净水内杯,盛接过滤后的水: 现在,要开始过滤啰! 正常情况下,过滤一杯水约为1分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