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其他 ASUS UX 系列 Zenbook 一样,都是採用同心圆髮丝纹。
机身厚度仅为 18.9mm,重1.89kg。
触控板变身副屏幕
ASUS Zenbook Pro 15 UX580GE 关机的时候,骤眼看也平平无奇,貌似与一般 Notebook 的 Touch Pad 触控板一样,不过一开机就顿成了 Touch Screen ,显示着桌面背景,却依然可以控制游标,所以 ASUS 称它为 ScreenPad 啰~老实说,第一次试玩 ScreenPad 确实不太习惯,需要时间熟悉操作,而且说明书没怎幺详细介绍,都是看官网的影片才可了解多点。不过摸上去挺滑溜,而且它是 5.5 吋 1920 x 1080 IPS 屏幕,画面够清,又有防指纹油污功能,所以体验还不错,只是偶然开启了 ScreenPad Apps 后,退出都不能再用 ScreenPad 移动游标,需要外接滑鼠才能操作。不过随着 ASUS 未来可能会推出更新,相信这些小 Bug 亦会迎刃而解。
简介一下功能,当 ScreenPad 显示着桌面背景时,就可以像平时那样操控游标、按左键右键;而从顶部拉下工具列,就会看到有数字键、计算机、音乐播放器、行事曆的 ScreenPad Apps,以及设定和屋型符号的 Launcher ,来启动其他工具列上没有的程式。
触控板变成副屏幕,称为 ScreenPad。
可在设定中调较 ScreenPad 光暗度
ScreenPad 功能:数字键、计算机、音乐播放器
由于键盘没有实体数字键,所以大家要打大量数字时,可在 ScreenPad 中开启,做法与去年推出的 ASUS Zephyrus 一样。相比按实体键盘的横排数字,在 ScreenPad 按是较为方便,不过像平时那样用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轻快地打数字,就偶有按错键或触碰不到的情况,所以还是看着 ScreenPad,单用食指打较好。而计算机和音乐播放器,我就觉得挺实用,因为工作时打稿或看密麻麻的 Excel 档,如果中途要开启计算机或播另一首歌,就需中断工作,打开计算机遮挡画面、按下 Chrome Tab 的音乐网站等,然后又要缩小计算机,再切换至 Word 或 Excel,按来按去,有点打扰工作。而在 ScreenPad 开启计算机或音乐播放器,就完全不影响主屏幕的画面,让我们更快专注回工作上;如果你有 Spotify Premium 付费帐号的话,更可开启 ScreenApp Spotify 直接转歌呢。而行事曆 ScreenPad App 就与你的 Windows 行事曆帐号同步,方便突然想起过两天好像要参加甚幺活动,就可在这里查一查,不过香港人应该较常用 Google Calendar 啦。
ScreenPad 数字键功能,比按笔电键盘上的横排数字方便。
可直接在 ScreenPad 打开计算机功能
亦可在这里选择播甚幺歌
ScreenPad 能显示 Windows 帐户的行事曆。
ScreenPad 功能:YouTube 及 Microsoft Office
打开 Launcher,就会看到 Chrome 和小画家等程式图示,按一下就会在主屏幕弹出来,就像把工作列上的程式放在 ScreenPad 中;另外还预载了 ScreenPad 线上影片播放器和 ScreenPad Office,当你一开启相应的程式,就会自动在 ScreenPad 中显示出来啰。前者让你在 Chrome 浏览器播放 YouTube 影片时,可于 ScreenPad 调较音量大小、显示字幕、调到某个时间点播放、以及转至 / 结束全屏幕。我挺喜欢用此功能来全屏幕撷图,因为没有 ScreenPad 的话,这些操作会触发影片时间轴弹出来,久久都未消失,但有了 ScreenPad,就可直接在 ScreenPad 控制,主屏幕完全不会弹出任何东西防碍撷图喔~
一播放 YouTube 影片,ScreenPad 随即显示这些控制功能。
选择从哪个时间点开始播放。
而 ScreenPad Office 则对应 Microsoft Office 的 Word 、 PowerPoint 和 Excel ,可在 ScreenPad 新增简报页、调较文字颜色大小、新增一行或输入加总、平均值等简单函数,相比主屏幕 Office 程式工具列的大量图示,ScreenPad 就更方便找到所需功能。另外按 F6 ,就可切换至 ScreenPad 、延伸屏幕、纯綷 TouchPad 、关闭 TouchPad 这四种模式。延伸屏幕即是可把主屏幕的视窗拉到 ScreenPad 中,例如把 YouTube 影片拉到小屏幕里偷偷观看,而主屏幕就显示电邮之类、装着「扮工」,不过老闆问起为何经常盯着触控板,以及为何他一过来就用手遮着触控板的话就别问我啦~「扮工」也要扮得正经一点嘛!
此为针对 Excel 的 ScreenPad 画面,可在此调较字体颜色大小、新增一行等。
按 F6 切换至不同模式。
延伸屏幕模式,可把主屏幕视窗拉到这里。
i9-8950HK 顶级规格
至于规格方面,别少看 UX580GE 是台重 1.89kg、厚度仅为 18.9mm 的 Ultrabook,其实它内有乾坤,酝藏着不错的效能唷。搭载 Intel 最新第 8 代 Coffee Lake-H 系列的 i9-8950HK CPU ,採用 6 核心 12 线程,基本时脉为 2.9GHz , Turbo 时脉达 4.8GHz , L3 Cache 为 12MB ,还开放自行超频。这颗 CPU 通常採用于电竞 Notebook 中,甚少出现在 Ultrabook 机种,所以 ASUS UX580GE 的运算能力比一般 Ultrabook 的 Intel i7-8650U 、 i5-8350U 等 U 系列四核心 CPU 高喔。
RAM 就有 16GB DDR4 2400MHz ,储存方面则配备 512GB PCIe 3.0 x4 SSD ,比一般的 PCIe x2 或 SATA 3 SSD 提供更飞快的读写速度及载入效能,即使是重型的设计软件和庞大的档案,都能瞬间开启,并能缩短开机时间。而且容量够大,以后工作需要再多的档案,例如从相机汇入的大 GB 数照片、 AI 档、影片档,都可以放心储存,毋需踌躇把档案移到外置硬碟那幺屈就。另外最重要的是, ASUS UX580GE Ultrabook 并非单纯使用 Intel 的 UHD Graphics 630 内显,而是配备 NVIDIA GeForce GTX 1050Ti 独立显示卡,记忆体达 4GB GDDR5 。以这些规格而言, UX580GE 可驾驭简单的 3D 图像渲染、修图和剪片,用一般画质设定来打机都没问题,所以不论你是设计师、软件开发工程师、或是游戏玩家,它都能符合你的需要~
4K 屏幕色準高除此之外,ASUS UX580GE 拥有 15.6 吋 3840 x 2160 4K 解像度的 IPS 轻触式屏幕,还通过了 PANTONE 原厂校正色彩精度的验证, Delta E(Δ E)色差值低至小于 2,确保你在屏幕看到的色彩与实际上更为精确,色域亦达 100% Adobe RGB,能够显示更多种颜色,非常适合专业绘图人士使用喔。 Wi-Fi 速度达 AC 制式的 867Mbps , MicroSD 读卡器、 HDMI 、 10Gbps 传输速度的 USB 3.1 Gen 2 Type-A 也齐备,更有两个採用 Thunderbolt 3 技术的 USB Type-C 埠,速度高达 40Gbps,可连接两个 4K 屏幕或储存装置。
有 MicroSD 读卡器和 USB 3.1 Gen 2 Type-A 埠
HDMI 和 Thunderbolt 3 埠
跑分实测
在无任何特别设定下, ASUS UX580GE 的 i9-8950HK CPU ,于 Cinebench R15 的多线程测试获 1,032cb ,单线程则获 190cb ,与中外媒体的评测相若。因 i9-8950HK 时脉较 i7-8750H 高的关係,所以单线程成绩也算理想。但可能受机身太薄、没甚幺空间容纳更好的散热系统关係,多线程表现则未能发挥得淋漓尽致,成绩比我们之前评测的 i7-8750H 电竞厚机低约 200cb,与 ASUS 电竞 Notebook 的 i9-8950HK 得分亦有差距。 3DMark Time Spy 测试就获 2,428 分,表现不错,而受显示卡属 GTX 1050Ti 的影响, PCMark 10 获 4,859 分,分数较搭配 GTX 1080 的 i9 电竞机种低。
Cinebench R15 多线程测试获 1,032cb ,单线程则获 190cb 。
PCMark 10 获 4,859 分
3DMark Time Spy 获 2,428 分
Conclusion
PCM Rating:4.5/5
坦白说,二万多港元的价位,可从许多高阶笔电型号中选择,游戏玩家可买到顶级显示卡的电竞机,而 ASUS UX580GE 则适合一些会把笔电携带外出、到访不同客户的办公室或摄影棚工作的内容创作者。因为不少设计软件均是着重 CPU 性能多于 GPU,而且它的屏幕解像度及色準高,再配合独特的 ScreenPad 便利功能,就能令工作更相得益彰。
ASUS UX580GE 的 ScreenPad 非常方便工作 d(`・∀・)b
规格与售价
完整型号名称:ASUS Zenbook Pro 15 UX580GE-DP8909U
作业系统:Windows 10 Home 64-bit
CPU: Intel Core i9-8950HK 六核心(2.9GHz~4.8GHz)
显示卡: NVIDIA GeForce GTX 1050Ti(4GB GDDR5 记忆体)+ Intel UHD Graphics 630
记忆体: 16GB DDR4 2400MHz
屏幕: 15.6 吋轻触式屏幕、3840×2160 解像度、Delta E 色差 <2、100% Adobe RGB 色域
硬碟: 512GB PCIe 3.0 x4 NVMe SSD
网络: 802.11ac Wi-Fi,最高 867Mbps
其他: 2 x Thunderbolt 3 USB Type-C、2 x USB 3.1 Gen 2 Type-A、HDMI、MicroSD 读卡槽、指纹辨识
体积: 365 x 251 x 18.9mm
重量: 1.89kg
建议零售价: HK$22,048
上一篇:【开箱实测】自动追蹤入侵者 + 可隐藏镜头 Imou Ran
下一篇:【开箱实测】金字塔得个样定真係劲?ASUS Lyra Tri